從師資力量、課程來說,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與紐約時裝技術學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FIT)都是不相上下的。畢竟Fit和Parsons是美國藝術學院排名靠前的。從每年這兩所學校的show,可以明顯的看出來。FIT是技術過硬,從FIT畢業的學生完全可以去各大公司任職。而Parsons呢,它培養你的是如何做一個服裝設計師,可以帶領團隊創造自己的品牌。要說到偏商業的話,現在兩所學校都偏商業化了。
FIT是公立大學,Parsons是私立的,學費差距很大,Parsons學費比FIT貴了近一倍。還有一種比較直觀的說法是:Parsons出設計師,FIT出裁縫。下面我們一起詳細看下Parsons與FIT在服裝設計方面的差別。
|帕森斯設計學院
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一直被視為與英國中央圣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CSM)旗鼓相當的服裝設計學院,雖然兩者在設計教育風格上并不完全一致。許多人認為PARSONS與CSM都屬于創意型設計教學。事實上,細細分析兩個院校的畢業設計作品,他們相差頗大。
PARSONS設計生的創意相對收斂與含蓄,他們很少會使用非紡織類材料及過度夸張的造型。 至少,PARSONS設計生的衣服是可以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讓人眼睛一亮,卻又不令人感覺怪異。 如果說CSM培養的是里程碑式的概念設計師, PARSONS培養的設計師則更適合出現在高級成衣領域。 這也很符合美國的市場需求,畢竟美國主流的品牌以高級成衣為主,而非奢侈品。
PARSONS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服裝設計與社會“碩士專業。至今在中國,許多人認為若沒有堅實的繪畫基礎,或者從沒有學過設計,自己是無法成為一個優秀的服裝設計師的。而PARSONS的這個碩士課程,所招收的學生背景可謂是五花八門:心理學;生物工程;人類學……這是個頗有創舉的招生模式。 這種跨學科招生模式,大大豐富了課堂上學生的思維與創新素材,而這也正是學校認為能夠賦予學生獨特設計能力的重要方法。至少到目前為哈子,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相當不錯。
與其他院校更傾向于從教育領域聘用院長,PARSONS則更喜歡從行業里為自己找到合適的院長。前一任院長Simon Collin曾供職于耐克公司。 他的加入,被認為加強了PARSONS與行業間的關聯程度。而于2014年9月就職的院長Burak Cakmak,同樣來自于行業背景,此前從未在大學里擔任任何全職職務。
另外,該院長最突出的背景是其在可持續領域的貢獻。他曾供職于諸如開云,施瓦洛維施奇等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部門,專注于改善時尚界的可持續問題。這些信息都意味著,可持續時尚的教育正在成為西方時裝院校的戰略目標。
|紐約時裝技術學院
紐約時裝技術學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FIT)一直致力于成為“時裝界的麻省理工學院“。事實上,他們也確實做到了。相對于PARSONS與CSM在藝術表現力上的創造性,FIT則更加好像英國的LCF(倫敦藝術大學倫敦時裝學院)。他們同樣提供了非常全面的服裝教育課程,在服裝設計方面,有內衣、運動裝、男裝、女裝及針織裝分類,另外還有珠寶、配飾設計;在商科方面,他們則有買手;營銷;生產管理等課程。
FIT博物館及Dr. Valerie Steele
美國時裝技術學院FIT還擁有其他院校所不擁有的特別之處——FIT博物館。雖然不少學校都有小型博物館,但是它們大多數只能吸引小部分學術界人士。而FIT博物館則屬于有能力吸引公眾的一類博物館。這皆因其館長是歐美著名的時尚歷史學家及策展人——Valerie Steele。
Valerie雖然出身學術,但是在學術界、行業及媒體都很知名。Valerie博士,畢業于耶魯大學,是一本當代”活著的時裝字典”, 被《華盛頓郵報》稱之為 “時尚界最博學的女人”。在FIT時裝學院任職期間,她參與籌劃了超過二十場主題各異的時尚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