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讀研怎么樣?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一個學姐得體驗分站,供大家參考。
紐約是一個很包容的城市,每天和形形色色不同膚色不同口音的人打交道,每個人都因不同的背景而與眾不同,又因自己的與眾不同而自信滿滿。“紐約到處都是個性滿滿的人,而沒有任何人會因為別人的個性滿滿而感到奇怪。”
|帕森斯設計學院-學習篇
“焦慮?不存在的,你不會有這個時間矯情。”
不論之前你對于留學生活抱有怎樣的期待或者幻想,醒醒吧,現實是這樣的:
面對鋪天蓋地的deadline,我對自己說:先做research,再把布置下來的閱讀材料讀完,寫essay,出方案,做項目,改bug,準備明天的匯報,不要緊,事情總能一步一步一步一步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的做完…
在parsons的這半年,前所未有的充實。還沒開學郵箱里就收到了十三項誠意滿滿的假期作業,直接將我從本科畢業的癱軟狀態中拉了回來。開學以來,趕due成為常態,開放式的工作室里,泡滿了加班加點的學生,圖書館里睡著趕項目趕到回不了寢室的同學。
不過帕森斯為這樣高強度的學業提供了很好的軟硬件支持。各類木工房、金工房、3D打印工作室隨時開放給所有專業的學生,LearningCenter可以預約到提供閱讀、寫作、軟件硬件指導的老師,教室里甚至貼心的給中國留學生提供了熱水的供應(在美國很難接到熱水的)。
這里有一種很開放的學習氛圍,學生們會很愿意將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同學,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一起討論各種可能性,這樣的對話時刻發生在Parsons的各個角落。Parsons的Design and Technology 專業是典型的跨學科項目,其中藝術或設計類背景的學生大概僅占全部學生的三分之一,工科生三分之一,其余學生來自于包括經濟、哲學、新聞等各種背景。
在這種交融的專業里,每一次交流都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另外,由于跨學科的專業屬性,在這里你的想法常常能夠得到有力的技術支持。在我中期的小組項目中,我與一位CS背景的隊友合力完成了一個改造紐約街頭腳手架的項目,我主要負責概念和外觀,我的隊友負責完成arduino和代碼的部分。嘗試過才會知道,能與一位靠譜的程序員組隊做項目是一件多么舒心的事情
|帕森斯設計學院-生活篇
“我知道我們的課程設計十分緊迫,但是,請務必記得出去走走,畢竟,你是在紐約。”
在開學典禮上,我們的系主任這樣叮囑我們。是的,紐約擁有太多的資源,大都會博物館、MoMA、還有各式各樣的workshop。學校的課程也會組織學生參加一些fieldtrip。上個月,我最敬愛的哲學教授之一Fiore在field trip中帶著我們去拜訪他一位在紐約公共圖書館工作的朋友,這位令人敬重的學者幾十年來致力于在世界各地搜羅流落民間的珍貴書籍,她小心翼翼的將多年的珍藏陳列出來,為我們一一講解。
我們的外語教授在十月份帶著我們去到萬圣節的發源地斷頭谷去秋游,在那里,他向我們介紹了美國經典的無頭騎士傳說以及這個傳說背后,那個時代美國社會的彷徨。節日的背后是文化,游玩的同時,我們作為國際學生,也在更好的融入這里。
在紐約的第一個萬圣節,我上晚課一直到晚上9點40,當萬圣節大游行轟轟烈烈地從Parsons的教學樓下經過時,我正在帶著小鹿角在和一群“奇形怪狀”的同學在教室里做匯報。萬圣節的紐約仿佛一個巨大的漫展 。半夜十點的地鐵站人滿為患,遍地超級英雄、小丑、公主和女巫。你能看到恐龍爸爸帶著一群圓滾滾的小恐龍小心得橫穿馬路。
總之,留學的日子就這樣拉開了序幕,跌跌撞撞的,信心滿滿的。現在偶爾想起當年一邊準備畢業設計,一邊考托福,一邊準備申請的死亡十二月,總是慶幸,還好熬過來,發現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論畢業后是決定留下來還是回國,未來都值得期待。所以,今天,請務必善待自己。